2008年7月27日 星期日

雪山隧道




雪山隧道為完成北宜高速公路建設計畫之關鍵工程,隧道開挖斷面依施工方法不同而異,以鑽炸法施工時,開挖斷面為馬蹄形,外支撐將依岩盤性質而選用不同型式之支撐(如岩釘、噴凝土、鋼支保等),以全斷面鑽掘機(TBM)開挖時,採用外徑約 11.7 公尺之圓形斷面,外支撐使用預鑄環片。兩種施工法均以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為內襯砌。
工程概要:
隧道長度:約 12.9 公里。

車道:分離之雙孔隧道,每孔隧道為單向之雙車道。

坡度:由東(頭城) 向西(坪林)爬坡,坡度為 1.255%。

路面:採用瀝青混凝土柔性路面。

通風豎井:共三處,每處設新鮮空氣豎井及廢氣排出豎井各一座,兩豎井前後相距為 50 公尺。

通風機房:配合三處豎井之位置,設置三處地下通風機房。

通風中繼站:設三處通風中繼站,使兩隧道分區形成通風循環網路,以提高通風效果。

聯絡隧道:
人行聯絡隧道-每隔 350 公尺設一人行聯絡隧道,共二十八座,以連接東、西行隧道,提供人員緊急逃生之用,並可通達導坑。
車行聯絡隧道-每隔 1400 公尺設一車行聯絡隧道,共八座,以連接東、西行隧道,提供緊急時車流疏散及維修救助之用,並可供人員通達導坑。

安全設施:每隔 50 公尺設消防栓一處;每隔 175 公尺設緊急聯絡電話一處;每隔 1400 公尺於車行聯絡隧道之對面主隧道之外側設置緊急停車彎一處。

導坑:雪山隧道工程規模龐大,且地質複雜,為充分瞭解沿線地質構造特性,提供主隧道設計及施工參考,並先期排除地下水及處理地質弱帶,以降低主隧道施工困難度及風險,乃於兩條主隧道間先施築一直徑 4.8 公尺之探查導坑,該導坑除可作為主隧道施工之輔助通道外,完工後尚可供做營運維修,急難救助之用。導坑之施工,在洞口段採用鑽炸法施工,餘均採用 TBM 施工。

沒有留言: